<th id="mxsvr"><pre id="mxsvr"><sup id="mxsvr"></sup></pre></th>
      <th id="mxsvr"><track id="mxsvr"><rt id="mxsvr"></rt></track></th>
    1. 您現在的位置:大連市企業聯合會 > 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明確六大重點任務

      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明確六大重點任務
      2022-08-02 10:41:46   來源:   點擊:

          工信部官網8月1日消息,日前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生態環境部三部門聯合印發《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。記者將《方案》的重點內容梳理如下。

          工業領域碳達峰的目標

          到2025年,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3.5%,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會下降幅度,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。

          “十五五”期間,產業結構布局進一步優化,工業能耗強度、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,努力達峰削峰,在實現工業領域碳達峰的基礎上強化碳中和能力,基本建立以高效、綠色、循環、低碳為重要特征的現代工業體系。確保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達峰。

          工業領域碳達峰的六大重點任務

          一、深度調整產業鏈結構。構建有利于碳減排的產業布局;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;優化重點行業產能規模;推動產業低碳協同示范。

          二、深入推進節能降碳。調整優化用能結構;推動工業用能電氣化,重點對工業生產過程1000℃以下中低溫熱源進行電氣化改造;加快工業綠色微電網建設;加快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升級;提升重點用能設備能效;強化節能監督管理。

          三、積極推行綠色制造。建設綠色低碳工廠;構建綠色低碳供應鏈;打造綠色低碳工業園區;促進中小企業綠色低碳發展;全面提升清潔生產水平。

          四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。推動低碳原料替代;加強再生資源循環利用;推進機電產品再制造;強化工業固廢綜合利用,到2025年,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7%,2030年進一步提升至62%。

          五、加快工業綠色低碳技術變革。推動綠色低碳技術重大突破;加大綠色低碳技術推廣力度;開展重點行業升級改造示范。

          六、主動推進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。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;建立數字化碳管理體系;推進“工業互聯網+綠色低碳”。

          重點行業達峰行動

          鋼鐵行業。到2025年,廢鋼鐵加工準入企業年加工能力超過1.8億噸,短流程煉鋼占比達15%以上。到2030年,富氫碳循環高爐冶煉、氫基豎爐直接還原鐵、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術取得突破應用,短流程煉鋼占比達20%以上。

          建材行業。到2025年,水泥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水平下降3%以上。到2030年,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,突破玻璃熔窯窯外預熱、窯爐氫能煅燒等低碳技術,在水泥、玻璃、陶瓷等行業改造建設一批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綠色低碳生產線,實現窯爐碳捕集利用封存技術產業化示范。

          石化化工行業。到2025年,“減油增化”取得積極進展,新建煉化一體化項目成品油產量占原油加工量比例降至40%以下,加快部署大規模碳捕集利用封存產業化示范項目。到2030年,合成氣一步法制烯烴、乙醇等短流程合成技術實現規?;瘧?。

          有色金屬行業。到2025年,鋁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%以上,再生銅、再生鋁產量分別達到400萬噸、1150萬噸,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24%以上。到2030年,電解鋁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提至30%以上。

          消費品行業。造紙行業到2025年,產業集中度前30位企業達75%,采用熱電聯產占比達85%;到2030年,熱電聯產占比達90%以上。紡織行業到2025年,差別化高品質綠色纖維產量和比重大幅提升,低溫、短流程印染低能耗技術應用比例達50%,能源循環利用技術占比達70%。到2030年,印染低能耗技術占比達60%。

          裝備制造行業。到2025年,一體化壓鑄成形、無模鑄造、超高強鋼熱成形、精密冷鍛、異質材料焊接、輕質高強合金輕量化、激光熱處理等先進近凈成形工藝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。到2030年,創新研發一批先進綠色制造技術,大幅降低生產能耗。

          電子行業。到2025年,連續拉晶技術應用范圍95%以上,鋰電材料、光纖行業非電能源占比分別在7%、2%以下。到2030年,電子材料、電子整機產品制造能耗顯著下降。

          綠色低碳產品供給提升行動

          構建綠色低碳產品開發推廣機制;加大能源生產領域綠色低碳產品供給;加大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產品供給;加大城鄉建設領域綠色低碳產品供給?!斗桨浮诽岢?,到2030年,當年新增新能源、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%左右,乘用車和商用車新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分別比2020年下降25%和20%以上。


      上一篇:《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“三品”行動方案(2022-2025年)》解讀
      下一篇:《大連市促進企業融資實施方案》解讀

     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费|国产愉拍99线观看|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|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|精品国产主播一区二区
        <th id="mxsvr"><pre id="mxsvr"><sup id="mxsvr"></sup></pre></th>
        <th id="mxsvr"><track id="mxsvr"><rt id="mxsvr"></rt></track></th>